?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专题活动» 创先争优

2012-2015年度院“十佳青年”李呈军

文章来源: | 作者:  点击数: 次 | 发布时间:2016-07-26 | 【 字体:    
 
    李呈军,男,1976年出生于河北省承德市,动物流感研究和防控专家。2000年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获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2005年10月起在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继续进行流感病毒研究,2012年经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回国,现任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动物流感基础与防控研究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助理,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先后在Science, Nature, Nature Microbiology, PNAS, Trends in Biotechnology, Journal of Virology等国际著名杂志发表SCI收录文章36篇,累计影响因子约260,被SCI论文引用超过2500次,H因子指数达到20。其中,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在Nature Microbiology, PNAS, Trends in Biotechnology,Journal of Virology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2篇,被SCI论文引用460多次。
    2013年初,国家卫计委公布了上海和安徽出现的人感染H7N9流感病毒疫情。在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陈化兰研究员的领导下,他与同事一道,迅速开展H7N9流感病毒的应急溯源研究,在上海、安徽的活禽市场和养殖场采集病原学样品970份,检测出20份H7N9禽流感病毒阳性。基因序列分析表明,H7N9禽流感病毒的各个基因片段与H7N9人体分离株高度同源,证明了导致人感染和致死的H7N9流感病毒可能来源于同一时期家禽中的H7N9禽流感病毒。相关研究成果以他作为通讯作者之一发表在2013年4月20日《科学通报》英文版上,在国际上首次从病原学角度揭示了新型H7N9流感病毒的来源,为我国科学防控H7N9禽流感提供了重要依据。在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建议下,农业部和上海市政府关闭了上海活禽市场,以切断病毒传播的来源。
    面对动物流感病毒不断进化变异带来的威胁,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开展了我国禽流感监测重点区域—洞庭湖流域鸭场中病毒的进化研究,发现该区域禽流感病毒遗传变异复杂、基因重配频繁,提示洞庭湖区域在我国禽流感病毒生态学和遗传进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应加强该区域禽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监测,为禽流感的防控提供依据(Deng et al. J Virol, 2013, 共同通讯作者)。此外,通过对H4亚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对公共卫生安全的潜在危害进行科学评估,揭示了其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提示加强对其监测的重要性(Liang et al. J Virol, 2016, 共同通讯作者)。
    在禽流感基础研究方面,由他领导的研究组建立了完善的研究流感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平台,通过挖掘流感病毒感染过程中与其发生相互作用的宿主因子和信号通路,完善病毒与宿主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网络,揭示关键宿主因子和信号通路在病毒感染、复制和致病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这一关键科学问题,为新型抗病毒药物研发和干预疗法创新提供科学依据。目前,该平台的应用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研究进展。
    在紧张科研工作的同时,他作为执笔人之一参与了中国工程院“人兽共患病防控战略研究”咨询项目中禽源人兽共患病防控战略的制定,为我国禽源人兽共患病的有效防控提供了决策性建议。此外,他还参与了中科院合成生物学发展战略的撰写,并作为副主编参与撰写了中国农业出版社即将出版发行的《禽流感》专著。在国际交流方面,于2014年4月应泰国卫生部邀请,赴曼谷向泰国卫生系统介绍我国H7N9禽流感防控的经验,于2015年9月,作为农业部兽医局专家组成员,参加蒙古乌兰巴托举办的中蒙俄跨境动物疫病防控第五次研讨会,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我国禽流感的流行和防控形势,还于2016年3月参加世界卫生组织对H5N6禽流感病毒的风险评估。
    在2015年9月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奖励大会上,动物流感基础与防控研究创新团队获得“杰出科技创新奖”,他是主要完成人之一。该获奖研究成果系统的揭示了动物流感病毒引起人流感大流行的潜力及其遗传机制,为我国动物流感及人类新发流感的风险预警、防控策略的制定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