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专题活动» 学习知青岁月获奖文章

在历练中绽放的韶华

文章来源: | 作者:信息所 郑建华  点击数: 次 | 发布时间:2018-01-17 | 【 字体: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之际,我有幸拜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也不过如此吧。在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开幕式报告中对广大青年提出的希望和要求后,我热血沸腾,心潮澎湃,这种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在如此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刻,我们青年有责任也有义务承担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从《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中,我确也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树立起的楷模和榜样形象。习近平总书记在15岁时响应中央号召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从此便开始了他在三秦大地上的七年历练。当我读到年仅15岁的习总书记来到当年贫困的陕北农村,被跳蚤叮咬,皮肤肿烂化脓流血;饮食方面也是很不适应,在大都市吃的和农村粗粮糙饭那肯定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就在这种生活、饮食极不适应的基础上,他们还需要鸡鸣而作,农村那种成年人的劳动量要放在一个未成年的大城市未参加过农作的孩子身上,那种“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劳其筋骨”的痛苦在我们这一代青年人身上是无法比拟的。另外,年仅15岁的孩子,初次远离了自己的父母,离开了父母的照顾,那种思念以及对父母和兄长的挂念在其父亲习仲勋被迫害的时期是常人难以承受的,这种“苦其心志”和艰苦环境的磨练也许正是习近平总书记能够成为国家领导人的原因吧。

从《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中,我对习近平总书记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他身上有的很多特质是需要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学习的。

首先,习近平总书记苦学的精神值得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学习。正如书中所言年轻时期的阅读、年轻时期的苦学所能学到的知识和信息,很多已经变化了,或者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但青年时期所养成的不倦学习精神和良好的学习方法,以及通过学习所养成的思维能力,则可以伴随人的一生,对后来的各个阶段依然起着作用,发挥着影响”。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所处的时代与上一代人又有诸多的不同,我们所处的时代信息传递速度远远超过那个年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个领域信息变化日新月异,我们年轻一代更需要加倍努力,做到勤学、苦学、好学、乐学,珍惜当下美好的时光,为自己储备知识的力量,争取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发挥良好的作用。

其次,习近平总书记踏实肯干的精神同样值得我们效仿。遥想当年,一个大城市里的中学生兴许从未接触过农活,来到陕北只能面对大山里的黄土和那一道道的沟壑,没有照明,就连使用的煤油灯都要自制,没有烧过做饭的柴火,需要自己去山上砍,结果却连一顿饭也做不熟就用光了,没有新鲜蔬菜吃,一点酸菜还要找乡亲们要。就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还要同乡亲们一道上山下地干农活,挑粪挑的肩膀上掉皮出血结痂子,周而复始,直到形成茧子;就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下,他还带领乡亲们拦河大坝、打灌溉井,为了生产更多的粮食填饱肚子,带领乡亲们建沼气池、铁业社、缝纫社、磨坊、代销店,这一切的辛苦劳作都是有回报的,在他的带领下,原来青黄不接时全村除老弱病残外都出去乞讨的贫困村庄一改原貌,村里人不仅能吃饱穿暖,村庄也变得红红火火,生机盎然了。回想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我们虽然早已脱离了吃饱穿暖的初级阶段需求,但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我们仍需要发扬前辈们艰苦奋战的优良传统。

另外,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格和胸怀更令我们钦佩。习近平总书记爱民如亲的胸怀在其执政理政的过程中早已有体现,但读过《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后更让我感动。尤其是在自己当年身处困境的时候,他竟然可以对乞食的老汉解衣推食”,当即脱下了自己身上仅有的外套给了老者,还将自己身上的钱财、粮票都掏光送给了老人,在当时经济拮据,家人无法相助的情境下,他这样倾囊相助的行为令我钦佩不已,试想我们如今又有几人能做到这样呢?不管自己处境如何艰难,他宁肯自己少吃几口,也要把自己仅有的玉米团子送给老乡,吃老乡的糠团子,自己挨饿还要劳作,这种情怀不是一般的年轻人所有的。又如书中所言,习近平总书记在路遇年过七旬的老汉弓着腰吃力地拉架子车时,竟直接从老者手里接过了车子,拉起来就走。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什么是真正的胸怀。时至今日,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种人格和胸怀仍是值得我们效仿的榜样。

随着时代的变迁,环境也在变化,但是每一个时代都会有先进的榜样,这种榜样的力量是不会变的,而且随着时间的积累会变得更加珍贵。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积极向榜样和楷模看齐,不断奋斗,坚持不懈地在奋斗中历练,才不负美好的韶华。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让我们携手勇往直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