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洁:重视教育,爱国爱家

作者:冯洁  来源:植保所  发布日期:2015-11-17
       我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大学毕业生,他们怀揣着报效祖国的信念,在机械制造行业奋斗了一辈子,打我记事起,他们就经常早出晚归,任务来了加班加点是常事,在我幼小的脑海里甚至记得他们经常念叨的攻关课题的名称,什么Z-148B等等---。

       记得粉碎四人帮后,全国掀起了学习英语的热潮,当初在大学学习俄语的父亲,愣是凭借坚忍不拔的毅力,学起了英语,当时他已经是四十岁的年纪了。他对我说,祖国经历了十年浩劫,机械制造业百废待兴,引进的先进设备大多是英文说明,我不能做个睁眼瞎,要跟得上祖国前进的步伐。当时他从拥挤的购书人群中挤出来,兴冲冲的抱着渴望已久的英文书籍时,那兴奋的眼神,令我终生难忘。

       我的父亲出生在一个大家庭,曾祖父是晚清的秀才,非常注重对子女的教育和培养,他的三祖父毕业于北大法学院,四祖父冯佩瑾曾是“飞虎队”第五大队第二十六中队队长。“九一八”事变后,他决心投笔从戎,曾经三次报考南京空军军官学校才如愿以偿,毕业后继续到国外学习高级驱逐机驾驶和空中格斗技术,在保卫衡阳的战役中,他一展中国战鹰之风采,一举打下四架日本侵略军的飞机。听我的老家石家庄鹿泉铜冶镇的老人们说,就在1944年,飞虎队的飞机轰炸日军占领下的石家庄火车站,炸完后,有架飞机没有马上走,在鹿泉铜冶镇上空转了三圈,说这是他想借此机会看看已阔别了七年的家乡,向家乡人民表示飞虎队抗战的决心。他文武双全、才华横溢,在当时的《中国空军》杂志上,常有他的文章出现,还完成了一部长篇著作《火星大队作战记》。作品以纪实的手法,再现了飞虎队的战斗生活,1944年抗战胜利前夕,在出击日军白螺矶空军基地时壮烈牺牲。在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到来之际,为了缅怀先辈的历史功绩,我们收集整理了他的遗物和图片资料,现已被《鹿泉市志》收录。我也曾多次到南京 “国际抗日航空烈士公园”祭拜我的先人冯佩瑾,那里有刻有他名字的独立墓碑,还有抗战期间为国捐躯的航空烈士们的墓碑,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群众以各种方式纪念他们,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

      说起我的先辈,为抗战牺牲的还有我从未见过面任东北军骑兵团团长的外祖父,他曾经是张学良的部下,精忠报国、誓死不做亡国奴的赤胆忠心一直激励着我们后人。外祖父去世后,外祖母一个人带着5个孩子艰难度日,但是仍不惜一切代价支持子女的教育,曾变卖了珍藏多年的嫁妆,供我的母亲上了大学。

       注重品德培养,爱国爱家的家风也成为我教育儿子的理念。我儿子出生于1990年,生活条件优越,我除了培养他良好的生活习惯外,还非常注重培养他的品格。记得1998年他在电视上看到抗洪救灾的战士们泡在水里,用身体筑城堤坝,就用稚嫩的口气跟我说,妈妈解放军叔叔太辛苦了,我就对他说,解放军是最可爱的人,每当人民遇到困难时,冲在最前面的永远是解放军,你一定要向他们学习。1997年正当香港回归前期,敬爱的邓爷爷离我们而去了,我边看电视边流泪,他问我,妈妈你为什么哭呀?我怎么哭不出来呀?我告诉他,没有邓爷爷的改革开放和恢复高考,就没有爸爸妈妈的今天。还记得他小时候对着我的母亲发脾气,我对他说,你什么时候看到过我对长辈大声说过一句话?对待老人必需要尊敬,你长大了还要像妈妈一样孝敬他们。考上南开大学后,面临着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我又叮嘱他一定要和同学处好关系,不要有城市孩子身上的傲气,要助人为乐。令我欣慰的是,当他得知同宿舍的同学身患白血病时,跑前跑后,用自行车推着同学去医院化验、治疗。我的儿子在良好的家风氛围中长大,在大学期间时刻没有放松学习,大学毕业后考取了美国著名大学的博士研究生。自强不息,刻苦学习,学成之后报效国家,又成为了我对他新的嘱托。

      “重视教育,爱国爱家”是我们家世代相传的家风。先辈的精神指引和激励了我们几代人。我从大学-硕士-博士-博士后,一直到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始终奋斗在农业科研第一线,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和植物保护事业默默的奉献着。良好的家风也带给我们全家和谐的气氛和良好的成长环境。我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还积极支持丈夫的科研事业,承担了教育孩子和大部分家务,使他在工作上没有后顾之忧。他在科研岗位上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2年他主持的科研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还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及“全国农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我们一家决心继续为祖国的农业科研事业添砖加瓦。

       家风需要继承,更需发扬光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更是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重视教育,爱国爱家”也将是我们大家庭一直要延续的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