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惠州市民政局惠民综合服务中心(江南示范点)启用现场会举行。广东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熊松,惠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黎明参加会议并讲话;惠州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吴素青主持会议。
自此,全市16个“一站式”城乡社区综合服务示范点全部建成投用,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公共服务、文体康老、协商议事等综合服务,有效打通服务社区群众“最后一公里”。
家门口有了“一站式”社区服务综合体
当天启用的惠州市民政局惠民综合服务中心(江南示范点)坐落于惠城区江南街道祝屋巷社区寿山路。这周边老旧小区较为密集,有常住人口1200户、4000余人,其中60岁以上长者有500多人,青少年儿童400余人。为更好地满足“一老一小”和特殊群体多样化需求,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配套,惠州市民政局经过调查研究,根据周边群众需求,在这里打造了惠民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进一步增强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
江南示范点共有4层,总面积约800平方米。一楼大厅主要是长者就餐区,老人们可以提前预订,到了饭点附近的长者饭堂就会送来热气腾腾的饭菜;二楼、三楼和四楼设有健康管理室、日间休息室、心理辅导室、书画阅览室、老少同乐空间、多功能会议室、党建活动室、退役军人荣誉室、健身室、声乐室、舞蹈室等功能室,有需求的居民都可以预约使用。
作为打通服务社区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阵地,这里不仅聚焦“一老一小”服务需求,整合惠民服务清单,为周边居民办理或代办服务;组建惠民综合服务团队,派驻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双百社工点、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工作站工作人员,开展养老、扶幼、助残、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等民政服务,保障示范点可持续运行;还与福彩、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15个单位进行共建,为辖区居民链接服务资源。如今,江南街道祝屋巷、埔前、上湖塘、下角等4个村(社区)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便民高效的公共服务。
据悉,2022年以来,惠州市民政局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多渠道筹集资金1000多万元,通过调剂、置换、改造、配建、租赁等方式,推动老旧社区服务设施软硬件升级改造,打造了16个“一站式”城乡社区综合服务示范。值得一提的是,截至今年6月,全市新建小区配建社区服务用房超过48万平方米,让群众享受“家门口”的幸福。
探索“六社联动”真正实现为民服务
“每个县区都有示范点,每个示范点都有地域特色,惠州在全省‘一站式’城乡社区综合服务示范创建工作中走在了前面。”现场会上,熊松对惠州“一站式”城乡社区综合服务示范创建工作的阶段性成果予以肯定。
那么,服务阵地建起来了,如何把阵地用起来,真正实现为民服务?
据悉,目前,惠州市民政局正在构建以党建为引领的,以社区为平台、社区群众为主体、社会组织为桥梁、社会工作者为骨干、社区志愿者为辅助、社会慈善资源为保障的“六社联动”社区治理模式。
迄今为止,全市共培育社区社会组织6287个,成立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99个,建立“双百工程”社工站(点)437个,服务总人数超过178万人次;76个乡镇(街道)成立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协会,全市注册志愿者约135.6万人,记录志愿服务时长约6466万小时;成立社区基金21个,筹集资金583万元,办理“惠民微实事”203件,切实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此外,当天的现场会还在江南街道福彩园、园岭社区设置了两个会场,分别开展“福彩慈善进社区·社区基金助力惠民微实事”共建共治共享主题活动以及“六社联动”助力“一小一老”等特殊群体关爱主题活动。其中,福彩园自去年8月建成后,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近期还被命名为“2023年惠州市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据介绍,接下来,惠州市民政局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强化党建引领,汇聚社会资源,完善工作机制,用心用情用力惠民生、解民忧、暖民心,不断丰富老旧社区群众的公共服务供给。
【采写】南方+记者 于蕾
【摄影】南方+记者 王昌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