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次事件,康熙基本上宣告了八阿哥绝无被立为太子的可能性。虽然后来胤禩一直没有放弃夺嫡的梦想,但康熙的心意也始终没有改变。即便到了康熙临终之前,也是在四阿哥和十四阿哥之间选择,并没有将能力、声望颇高的八阿哥考虑在内。
为何康熙觉得胤禩不适合当太子呢?主要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在感情方面,康熙不喜欢出身比较低贱的八阿哥。虽然康熙的诸多皇子,都是天子血脉,但他们的生母,身份高低却不相同。
胤禩的母亲,是康熙的良妃卫氏,为辛者库出身的妃子。当时众大臣推荐胤禩为太子时,康熙就曾说:
“允禩未更事,且罹罪,其母亦微贱,宜别举。”
后来父子关系恶化,康熙更是痛骂八阿哥
“系辛者库贱妇所生”
,不屑之情,溢于言表。
其次,八阿哥的拥戴者过多,并不是一件好事。若立其为太子,朝廷势力会立即分化成两派,甚至太子党势力会超过皇帝,康熙有被架空的危险。而太子未来当上皇帝之后,这些支持者又会以拥立之功自居,形成一股庞大的势力,削弱皇帝的君权,也不利于皇帝的统治。
最后,康熙还提到,八阿哥所娶的妻子,也是不能立其为太子的重要原因之一。
康熙在谕旨中说:
“允禩素受制于妻。”
康熙在谕旨中专门提到这件事情,必然不是无中生有,八阿哥确实有惧内的毛病。如果连妻子都压不住,又如何君临天下,做一个乾纲独断的君主?
此外,康熙也很不喜欢这位儿媳妇的品德,说她
“嫉妒行恶,是以允禩迄今尚未生子。”
把八阿哥无子的责任,扣在了其妻子的头上。
其实,在那一年里,八阿哥刚刚生了一个儿子,名为弘旺。但弘旺的母亲,是八阿哥的侍妾张氏,所以康熙并不承认这个孙子的名分,而说八阿哥还没有生子。
八阿哥胤禩无子,未必是其妻子嫉妒所导致。但当时的王公贵族,一般不到20岁就能诞下后代,而八阿哥那年已经28岁,却只和侍妾生下了一个孩子。
康熙有理由担心,八阿哥可能在生理上有什么疾病或缺陷,导致其子嗣零落。当时小孩夭折的几率很大,弘旺未必能活到成年。假如传位给八阿哥,他以后未能再诞下子嗣,或者老来才得子,就会导致大清江山面临后继无人,或者幼主继位的危险。而幼主临朝,也正是清末皇室走向衰微的重要原因,足见康熙当年的考虑,是有远见的。
综合考虑上述原因,是以康熙终其一生,都没有动过将皇位传给八阿哥的念头。
本文为 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